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58 点击次数:106
图片
《周易》随笔 文|靳亚东
图片
蒙卦
【蒙。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。利贞】
蒙,卦名。亨,为记事之辞。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,为说事之辞。利贞,为断占之辞
蒙,卦名。
亨即享字,言筮遇此卦,可举行享祭。
匪借为非。
蒙借为矇,目生翳而视不明也,引申为愚昧之义。
童蒙即幼稚愚昧之人。
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”,乃筮人之辞,言非我去求童蒙为之占筮,乃童蒙来求我为之占筮,即非我往筮,是人来筮。
渎借为嬻(dú),轻侮不敬也。
“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”,亦筮人之辞,言童蒙以某事初来筮,则为之筮而告以吉凶;若不相信,反覆多疑,以此事再三来筮,是轻侮筮人,则不为之筮。将其解释为“初次问筮,我将告之以吉凶,反复问筮,则是轻亵神灵,轻亵则不复有所告”亦通。
图片
贞,占问,“利贞”言筮遇此卦,乃有利之占问。
初六|发蒙,利用刑人,用说桎梏,以往吝。发蒙,为取象之辞。利用刑人用说桎梏,以往吝,为断占之辞。
发,除去也。
蒙借为矇,目生翳不明也。
发蒙,医去其目翳而复明也。
利用犹利于也。
说,为脱,免于之义。
桎、梏皆刑具,在足曰桎,在手曰梏。
吝,难也。
爻辞言:除去目之蒙翳,乃离黑暗之境,入光明之域之象。刑人脱桎梏,出牢狱,亦是离黑暗之境,入光明之域。故筮遇此爻,利于刑人,以脱桎梏。但矇者不能见路,发矇虽能见路,以其无经验,而不知由某处至某处之路,故筮遇此爻,有所往则困难。
陈鼓应先生说,为官者占得此爻,当作如下解释:“发蒙”之“发”为启发。启发人觉悟,有多种形式。“利用刑人”即本文“发蒙”的具体措施之一。“蒙”是启发的对象,然“蒙”有多种,有稚幼之蒙,有愚昧无术之蒙,有野蛮触犯刑律之蒙。他还说,“刑”,刑法、法律,在此作动词用。“刑人”,谓以刑法警戒、教戒人。指利于使众人免于犯罪或利于赦免罪人。
九二|包蒙吉,纳妇吉,子克家。包蒙,为取象之辞。吉纳妇吉子克家,为断占之辞。
包疑借为庖,主炊食之厨人也。《易》或以包为庖。《姤》九二云:“包有鱼。”《释文》:“包本亦作庖。”即其证。《说文》:“庖,厨也。”
蒙借为矇,庖蒙,谓庖人目病生翳也。
蒙下吉字,高亨先生说:“疑涉纳妇吉句而衍,吉字疑当作吝,形似而误”。陈鼓应先生也认为“蒙”之“吉”疑为衍字,但仍作“吉利”解。本文取高说。
纳妇,高亨先生解释为:“为子娶妻,盖包蒙之吉在纳妇,不在它事也”。陈鼓应先生则认为:“妇”是女人之通称,亦有专指“媳妇”者。然《易》“妇”字多见,却无专指“儿媳妇”者。此“纳妇吉,子克家”是说老头娶老伴吉利,儿子娶媳成家亦吉利。
《尔雅·释亲》:“子之妻为妇”,纳妇者,为子娶妻也。本文取此义。
克,成也。《左传·宣公八年》传:“日中而克葬。”,“克”即为“成”之义。子克家,谓子有室也。
爻辞言:厨人目矇失明,则厨事废,有困难。为子娶妻,有人主炊食,则吉,子亦因而成家。
李零先生、杨天才先生均解释“包蒙”为“包容、包涵”。
六三|勿用取女,见金,夫不有躬,无攸利。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,为断占之辞。
取借为娶,古无娶字。
金,铜也,非黄金。周初铜为珍贵之财物,故女家用之陪嫁。
夫不有躬,夫丧其身。
爻辞言:筮遇此爻,勿举行娶女之事,娶女但见陪嫁之金,而女之夫将有丧身之祸,无所利。
陈鼓应先生将此爻断句为:勿用取女,见金夫,不有躬,无攸利。其解释是:“不可娶女,这样的女人遇到别的男人就会失身,娶之无所利”。李零先生、杨天才先生也作此解。
陈鼓应先生在所著《周易今注今译》中为“勿用取女”的注释为:阴乘阳,故此女不可娶。《姤》卦一阴乘五阳,故曰“女壮,勿用取女”,则此卦“勿用娶女”亦因“女壮”。为“见金夫,不有躬”的注释为:虞翻注“阳称金”。“躬”,身。此言见到别的男人,就会失身。“夫”是成年男子之称,盖“勿用取女”是就“童蒙”而言。童子娶壮妇,而壮妇见到其他成年男子即会失身,此于古籍中多有记载。
闻一多先生说:“疑夫当为矢,躬当为弓,并字之误也。金矢即铜矢,谓铜镞之矢。不有弓即无有弓。有矢无弓,不能射,故占曰:'无攸利’”
六四|困蒙,吝。困蒙,为取象之辞。吝,为断占之辞。
蒙借为矇,愚昧也。
吝,难也。
困蒙,愚昧无知之人处困窘之境。
如此人者有艰难。
六五|童蒙,吉。童蒙,为取象之辞。吉,为断占之辞。
蒙借为矇,愚昧也。
《老子》曰: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,毒虫不螫,猛兽不据,攫鸟不搏。”毒虫、猛兽、攫鸟皆以喻残暴之人,言虽残暴之人,不加害于赤子也。《周易》之童蒙,似同于《老子》之赤子。人果能比德童蒙,于物无忤,则物不害之,故曰”童蒙吉”。
爻辞言:童蒙是年幼无知之人,在大人爱护教养之下,故吉。
上九|击蒙,不利为寇,利御寇。击蒙,为取象之辞。不利为寇利御寇,为断占之辞。
蒙借为矇,愚昧也,错乱也。
击蒙,攻击愚昧之人或昏乱之国。
为寇,侵略性之进攻。
御寇,自卫性之抵抗。
爻辞言:蒙者未犯我,而我击之,是虽有必胜之势,而大背人道。天下所共嫉。蒙者先犯我,而我击之。是既有必胜之势,且不背人道,天下所共许。击蒙易于取胜,然为寇则不利,御寇则利。
后记:《蒙》卦,首先卦辞与爻辞之间似无必然联系。高亨先生说, “以上五句(指“匪我求童蒙”等五句)乃筮人之守则,因有蒙字,故系在《蒙》卦”。其次,《蒙》卦各爻辞之间联系松散,无一中心内容或主旨。张立文说, “虽然本卦除六三外,都直接论蒙,但不像《艮》、《渐》、《乾》等卦有次序,而无系统性和整体性”。再次,有一点值得注意,那就是通行本《乾》《坤》两卦之后,紧接着的六个卦都有单卦的《坎》,而再接下去的六个卦,都有单卦的《乾》,这很值得研究。它是否与传说的《归藏易》之“坤(川)乾”次序有一定关系呢?本人未作研究,不敢妄加述说。
图片
参考书籍:高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)、《周易大传今注》(齐鲁书社),杨天才《周易》(中华书局)译注,陈鼓应、赵建伟《周易今注今译》(中华书局),李零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〈周易〉的自然哲学》(三联书店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苹果盛世彩票网手机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